反應釜溫控設備一種反應釜溫控設備,由溫度傳感器、電磁閥組成,其特征在于:在反應釜上端熱源管中串接一電磁閥,反應釜內裝有溫度傳感器,反應釜上裝有冷卻水管,管的里側制有噴水孔,環形冷卻水管經過電磁閥與自來水或備用水管相接,反應釜下部制有接水筒,筒底一邊裝有溫度傳感器,筒底中間經過電磁閥接有出水管,處理了現在反應釜操控溫度全靠膂力,勞動強度大之缺乏,具有選用兩溫度傳感器及三個電磁閥即能到達主動控溫作用,減輕了操作工人勞動強度,方便、省力、生產工藝簡略,具有本錢低,操作方便等長處。
不銹鋼反應罐等壓力容器的運用環境比較特殊,所以對其質量查驗也一般比較嚴厲。如果即將查驗的項目逐個細化下來,那可夠寫上很多張紙的
不銹鋼反應罐查驗項目和辦法:
不銹鋼反應罐等進出口壓力容器的查驗,一般包含兩大項內容。即設計資料查看和實體查驗。依據查驗需求,出口的能夠派員駐廠查驗監檢,進口的派員出國進行監造或監檢。
不銹鋼反應罐查驗規模:
不銹鋼反應罐等進出口壓力容器查驗包含下列規模:壓力容器設計的查看、壓力容器運行質量的查驗、壓力容器裝置質量的查驗、壓力容器返修質量的查驗、壓力容器運行質量的查驗??傊?,但凡能影響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項目,都是查驗的規模。
反應釜在運用中遇到水垢或粘性物料而發生粘壁現象后,應如何對反應釜進行清洗呢?惠合企業按照反應釜原料,供給不同原料,不同的應對辦法。
不銹鋼反應釜的原料基本上是不銹鋼的,不銹鋼原料不代表不能用酸進行清洗,只要后續中和清洗到位一樣是能夠運用的。另外有些數據肯定是要核算的,比方反應釜夾套容積,深水井抽出來的水的溫度(冬夏溫度不一樣,清洗的周期也會跟著變化),深水井的水進入設備夾套的流速,具體的清洗周期是要做掛片實驗的;如果為了減少本錢,不做掛片實驗的話,那么你自己能夠規則一個固定清洗的時刻也行。
1、清洗水垢的工藝要求:
1)酸洗溫度:提升酸洗溫度有利于進步除垢作用.如果溫度過高會加劇酸洗液對設備的腐蝕,經過重復實驗發現,酸洗溫度操控在60度為宜
2)酸洗液濃度:依據重復實驗得出,酸洗液應按甲酸81.0%、水17.0%、緩沖劑1.2%、外表活性劑0.8%的濃度制造,清洗作用較好。
3)酸洗辦法及時刻:酸洗辦法應以靜態浸泡和動態循環相結合的辦法進行。酸洗時刻為先靜態浸泡2h,然后打循環3~4h。在酸洗過程中應常常取樣化驗酸洗濃度,當相鄰兩次化驗濃度差值低于0.2%時,即可以為酸洗反應完畢。
4)鈍化處理:酸洗完畢后,設備外表的水垢和金屬氧化物絕大部分被溶解脫落,暴露出嶄新的金屬,易腐蝕,因此在酸洗后,對設備進行鈍化處理。
2、清洗水垢的具體過程:
1)沖冼:酸洗前,先對設備進行開式沖洗,使夾套內部沒有泥、垢等雜質,這樣既能進步酸洗的作用,也可下降酸洗的耗酸量。
2)將清洗液制造好,然后再注入設備夾套中。
3)酸洗:將注滿酸溶液的設備靜態浸泡2h。然后接連動態循環3~4h。其間每隔0.5h進行正反交替清洗。酸洗完畢后,若酸液pH值大于2,酸液可重復運用,不然應將酸洗液稀釋中和后排掉。
4)堿洗:酸洗完畢后,用NaOH,Na,PO,軟化水按一定的比例制造好,利用動態循環的方式對換熱器進行堿洗,到達酸堿中和,使設備不再腐蝕。
5)水洗:堿洗完畢后,用清潔的軟化水,重復對設備進行沖洗0.5h,將設備夾套內的殘渣完全沖洗潔凈。
6)記載:清洗過程中,應嚴厲記載各過程的時刻,以查看清洗作用。
|